太乙真人的《七禁文》说:一是少说话,养内气;二是戒色欲,养精气;三是饮食淡薄,养血气;四是咽精液,养藏气;五是不嗔怒,养肝气;六是饮食美好,养胃气;七是少思虑,养心气。人由气生,气由神旺,养气全神,可以得到真道。在万种形态中所要保全的,没有比元气更重要的。《黄庭经》说:你想要不死就修炼昆仑,就是说头发应该多梳,手应该常摩面,牙齿应该经常叩,津液应该常咽,气应该精炼,这五者就是所谓的修昆仑。昆仑指的是头。葛仙翁的《清静经》说:人能遣除欲望心自然静,澄清心神自然清,自然六欲不生,三毒消灭。人心虚就澄清,坐定就静,少说话少听,存神保命。因为多说话就损气,多喜就放纵情感,多怒就触动意志,多悲哀思虑就伤神,多贪欲劳困就伤精。这些修行的人都不应该有。又说:养性的人,唾液不随地吐,远行不疾步,耳朵不过度听,眼睛不过度看,不要等到极饿时才吃,吃时不可过饱,不要等到极渴时才喝,喝时不想过多。嵇康说:养性有五难,名利不去除是第一难,喜怒不消除是第二难,声色不去除是第三难,滋味不断绝是第四难,神虚精散是第五难。这五者不在胸中,那么信顺就会日渐提升,道德日渐完善,不祈求善而自然有福,不求长寿而自然延年,这是养生的大旨。《类纂》说:养目力的人,经常闭眼;养耳力的人,经常吃饱;养臂肘的人,经常屈伸;养大腿小腿的人,经常走路。孙真人说:虽然经常服药,但不知道养性之术,也难以长生。养性之道,经常想要少劳,但不要过于疲劳以及强行做不能承受的事。流水不腐,门轴不蛙,是因为它们运动的缘故。养性之道,不要久行久立、久坐久卧、久视久听,这些都会让人减寿。又说:凡是说到损伤,也不是立刻就能感觉到的,是说时间久了就会减寿。《洞神真经》说:养生以不损伤为延年的方法,不损伤再加上有补益是卫生的经典,居安思危,防患于未然。即使少年时有所损伤,导致气弱体枯,但到了晚年领悟,防患补益,那么气血就会有余而神自然足,自然就能长生。